首页>学习交流 >商业进化论: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和商业的进化方向!

商业进化论: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和商业的进化方向!

2017-05-11|来自:互联网|发布:Create

  社会的进化可能遵循一定的规律——在人类不断提高的需求驱动下,人类用新技术、新制度去创造更大的生产能力。每一个新技术与新制度的组合,都可以看做一种新的生产方式,其中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和商业的进化方向。

  按照这样的规律,我们当前即将进入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?我非常同意托夫勒的观点——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、工业社会,即将进入信息社会。所以,这一篇文章将着重讲解我对信息社会的观点。

  一、时代更替的标志——起于青萍之末,终于泰山之阿

 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很多重大的技术或社会变革,为了突出历史的厚重感,人们往往喜欢用“时代”这个词来描述。涉及时代的词有很多,有的时候人们用一种工具来命名时代,比如石器时代、青铜时代;有的时候用一个人物,比如拿破仑时代、毛泽东时代;有的时候是一种生产活动,比如农业时代、工业时代;有的时候则是一种技术,比如电气时代、互联网时代等。

  我们看到关于时代的词汇中,多数都采用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命名,因此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新技术对时代划分的重要性。然而,字典上对“时代”一词的解释是“历史上以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”,丝毫不见技术的影子。那么为什么要以技术来命名时代?而且历史上的新技术层出不穷,为什么只有少数技术堪称开创的新时代呢?

  社会的变革往往都是始于一种新技术,继而带来新的产业形态(也就是经济),最终影响到社会制度(也就是政治、文化)。人们对时代变迁最直观的感受是新技术,而决定一种技术能否开启新时代的则是它能否影响社会经济与文化。

  回顾历史,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技术屈指可数。首当其冲是取火的技术,它带给人战胜猛兽和自然的力量,带来了“狩猎产业”,产生了原始部落。随后则是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技术,它让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,并萌生了疆土的概念,诞生了城邦与国家,以及皇权与阶级。再后则是蒸汽机的使用,它让人类可以使用巨大的能源驱动沉重的机器,因此可以开展工厂化生产,并诞生了现代民主国家与公司,以及人权、私有产权与自由市场。随后的内燃机技术、电气技术、电子技术等尽管也带来了技术的巨大进步,但还没有改变社会政治和文化,因此还不能称作开启新时代。

  二、信息时代的商业与社会

  有人将创新分为三个阶段:技术创新、商业创新、社会创新。上一个时代的代表性技术进入社会创新的时期,也是下一个时代技术开始孕育的时期。电子信息技术出现于工业时代的晚期,最初只是一项技术创新,但终究将带来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,所以将开启一个新时代。尽管我们对电子设备已经习以为常,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电子信息技术将产生的深刻影响。

  (一)商业创新方面,一批新型企业将把软件逻辑与产业业务流程紧密结合,利用信息优势,成为生产活动的组织者、产业链的主宰者

  首先,在商业创新层面,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内,都将诞生一批新型企业,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取得产生信息和应用信息的优势地位,并以此优势指挥、调动传统的加工制造、物流、服务等实体企业,满足人们的需求。这些新型企业将成为产业链内的新角色,并改变产业链内原有企业的职能,重塑产业链的形态,成为产业链的组织者和主宰者。这些新型企业将占有产业链创造出的大部分价值,并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。

  为了实现这一点,这些新型企业必须把生产业务流程内化为软件产品的程序逻辑,甚至围绕如何利用好信息而重新改造业务流程。新型企业表面上的产品可能是一款软件、APP或互联网平台,但实际上是借助这款产品组织了线上、线下的生产流程。软件的使用者(也就是各项服务的提供者)只需依照软件的指令提供服务,即可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合作,并最终共同完成生产或服务过程。由于新型企业的软件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高效准确的掌握大量信息,因此可以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。

  比如,Uber号称每个城市的业务运营只需要三人加一本操作手册,大量的出租车、顺风车都只需要按照Uber平台的指令进行服务。摩拜单车的车辆回收工作、违规停车的检查工作并非由摩拜公司员工进行,而是由另一群平台使用者担任“猎手”完成。滴滴代驾的司机线下认证、考核、培训工作,并不需要在滴滴专门的办公场所进行,而是由认证专员(我设想未来甚至其他滴滴用户也可以接单担任认证员)在街边完成,并将认证过程的影像数据上传。

  这些案例中,互联网平台就是上文所谓的“新型企业”,他们实际上成为了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组织者,他们用一个网络平台、一款软件驱动着众多线下服务者完成生产工作(这就是所谓的“共享经济”),而他们自身也成为估值百亿的巨人。

  目前很多O2O、SaaS、大数据企业都面临困境,我不认为他们是“伪创新”,而是他们没有将软件逻辑和产业业务流程紧密结合,结果成了生产流程中可有可无的鸡肋。他们当前的困境,恰恰是新的起点,我认为三年内就能看到一批O2O、SaaS、大数据等企业成长为产业生产和服务的组织者(以后我们将专门一篇文章探讨O2O、SaaS、大数据企业的前景)。

  (二)社会创新方面,这些新型企业所依赖的社会基础设施将发生巨大变化,呈现灵活性、分布式的特征,社会产权制度、雇佣制度乃至社会组织形态都将发生变化

  供给侧的变革——新要素、新设施、新力量、新组织、新能源、新制度

  上述新型企业需要借助信息优势组织产业链的生产活动,因此产生、处理及使用信息是其核心活动。为实现这些活动,企业需要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和众包、可再生能源等基础设施,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:


  ①新要素:企业利用物联网、互联网,记录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信息,形成大数据,并以此更好的组织生产活动。与人们目前通常理解的不同,大数据的核心特征并非“大”,而是“准”。企业通过互联网、物联网自动记录人们社会生活行为的数据(是自动“记录”而非专门“统计”),就可以更准确的指导线下服务提供方改进业务流程,而不需要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大海捞针。现在很多企业一提大数据,就想数据挖掘、数据可视化,我认为是走上了歧途。


  ②新设施:企业可以灵活的使用本地和云端的计算机资源,对数据进行存储、处理和传输。这也意味着继公路和市场作为工业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后,计算、存储、网络传输设备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。而且,这些新型基础设施也是由社会化的方式提供,并互相连通。目前云计算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往往是阿里云、AWS等大型互联网企业,未来更多的企业、个人都可以在效率成本的前提下共享自己的空闲计算、存储、带宽资源,并且在权限安全的前提下互联互通,形成类似区块链的“混合云的网“(以后会有专文探讨区块链与“混合云的网”),借此也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。

  ③新力量: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,企业可以利用人力与人工智能共同进行,常规性、机械性的处理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,而灵活性、复杂性的工作,仍有人完成。尽管最近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,但是在人类当前对智能的认知水平下,我们仍不应该期望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思考,也不应该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设定太复杂的目标(尽管根据Gartner曲线,幻想和失望是必然的)。人工智能只需要像工业时代的机器一样,帮助人类完成一定的重复性工作,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即可。只不过工业时代的机器提供的是体力劳动,而人工智能在实现智力劳动。至于真正具备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,则是下个时代的产物(我们以后也会有文章探讨下个时代的人工智能)。

  ④新组织: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,将不只是稳定雇佣关系,还包括类似滴滴代驾、猪八戒等企业的平台接单、众包等劳务关系。因此,劳动者并不一定是企业的雇员,而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工作。劳动者也不需要在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,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任何地方工作。对于企业来说,劳动力资源也向计算机资源一样形成虚拟的“池子”,采用“本地雇员+云端劳动者”的混合方式,灵活、弹性的调配。

  ⑤新能源:与此相适应,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,能够提供更多的能源,也能更好的适应分布式的生产方式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人类文明使用能源的能力也将从农业时代使用动植物能源(烧柴、畜力),经历工业时代使用化石能源(燃煤、石油),进化到信息时代使用核能(太阳能、可控核聚变)。

  ⑥新制度:当上述经济活动领域的基础设施发生巨大变革后,相应社会思想、文化、制度领域也会出现变革。比如,在产权制度方面,工业时代的核心生产资料为实物,因此基于实物的物权制度是保障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制度。而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为虚拟的信息,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,因此有巨大的价值,其权属也应得到保护。但信息与实物有很大区别,实物物权的四个重要属性:占有权、使用权、处置权、收益权,这是基于实物的唯一性。而信息可复制,因此占有权、使用权可以共享,而处置权、收益权则仍然属于信息的所有者。

  此外,劳动领域的雇佣制度,经济核算领域的企业会计制度、国民经济核算制度,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(希望下一步能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)。甚至人们对工作、家庭、国家的认识和文化也会发生变化——在信息社会高度分散化、分布式的生产方式下,是否需要更具向心力的文化维系社会的稳定?抑或出现更加个人主义的文化?这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
  消费侧的变革——新终端,新平台,新入口

  上述几方面关注于生产领域,而在消费领域,重要的新现象是消费渠道的变化,或者说是流量入口的变化。

  ①新终端:首先,在硬件方面,消费者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经历了从PC到手机的变化,而下一代接入设备是什么呢?很多人对类似Google Glass、iWatch的穿戴设备寄予厚望,也有人认为VR/AR是下一代入口,我认为它们都不是重点,但他们的确反映了一个趋势——具备接入网络功能的设备正在多样化,不同场景下将有不同设备可以联网,下一代入口不一定是单一的,而是分散多样,而手机只是众多设备之一。但是当设备数量增加后,需要一个类似“家庭微型服务器”的智能中心设备将它们互联,并且承担控制中心、数据中心、计算中心等工作,它将是下一代入口的核心(以后我们将专文探讨下一代入口)。

  ②新平台:此外,在软件方面,与“家庭微型服务器”配合的是具备一定智能性的“智能助手”。苹果公司当初在手机上推出Siri便是剑有所指,最近推出的Mac操作系统Sierra也具备了Siri功能,更说明智能语音助理将跨越众多入口设备而无处不在。它可以部署在智能中心上,并随时在任何接入设备上呈现。这也要求智能中心设备具有安全性、稳定性、较高的计算和网络性能,这并不是任何一个移动设备可以胜任的。而我们看到,蓬勃发展的深度学习技术,让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、人工语音合成、机器写作等技术都更加成熟,智能助手的技术要素将很快齐备。接下来各类APP也可以安装在智能中心上,并向智能助手提供通信接口,让通信助手可以自动调用APP的功能甚至进行复杂的互动。

  ③新入口:最重要的,在内容和功能方面,目前单一平台垄断大量流量的格局将被打破,众多的自媒体、专业论坛、内容创业者、网红、达人等将成为分散化的入口,他们提供知识、引导时尚或慰藉情感,成为人们信任乃至盲从的对象,而他们将影响人们的消费偏好与行为。当然,效率和利益的博弈将始终存在,当自媒体数量过多,人们又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,这样就缺乏效率,因此基于智能推荐的聚合平台则会崛起,成为流量的实际享有者。同时,优秀的作者又会不断脱离平台、另起炉灶寻求最大化自身利益。分与合的背后,都是效率在推动(后面将专文从信息论的角度,分析效率如何影响商业合作网络的结构,“中间商”存在的价值是什么?)

  信息时代的图景

  当信息技术与商业及社会制度充分融合后,我们将看到这样的图景:

  信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,一些新型企业利用物联网、互联网采集信息,利用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众包来处理信息,利用信息指挥千军万马实现生产合作;

  社会生产活动将采取分散化、分布式的方式进行组织,人们不必挤在巨型城市,而是分散于风和日丽的小城,灵活的进行线上工作。

  人类社会动用的物质和能源是现在的10倍,产生的GDP是现在的10倍,其中传统加工制造及服务业产生的GDP只占10%,新型企业带来的GDP占90%。

  三、信息时代后的下一个时代——智能时代

  就在信息技术的影响逐步延伸到商业形态社会制度时,另一项新技术又悄然萌发了,它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。目前人们对于智能的理解还非常肤浅,目前人工智能的代表性技术是神经网络,但由于缺乏对原理的理解,研究者们只能不断尝试各种神经网络结构、优化方法,就好似爱迪生试遍1000种材料才能找到灯丝。然而,就像人类只有掌握了热力学、空气动力学等理论才能模仿鸟飞行一样,人类也只有掌握了关于智能的深刻原理,才有可能让机器模仿人的智能。

  但直到今天,我们仍然不能给“智能”下一个准确的定义,与此类似的还有什么是“空间”,什么是“维度”,什么是“能量”。这些司空见惯的概念,我们却不能给出足够深刻的定义,这恰恰就是我们认知的边界。而对这些概念背后原理的研究,将引发下一次重大技术创新。在这些概念背后,还可以看到另一些科学概念——信息、量子、熵等(有许多有趣的猜想,我们后面将专文探讨),也许就是对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,最终让人类进入超越维度、跨越空间、驱使宇宙能量、执掌生物智能的文明阶段。

  

 
销售咨询
技术咨询
售后咨询热线
0752-7837845
售前咨询热线
0755-22272624